(1996 年台北、兩岸三地高等印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印刷傳播系、中文)
吳嘉寶
摘要
攝影術是照相製版技術的母體,攝影課因此成為現代印刷教育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入門課。在至今仍然沒有任何大學,設有攝影科系的台灣的高等教育體系中1,印刷科系的攝影課程,不僅成為少數攝影青年學習正統攝影科技知識的去處,也因此成為供應社會所須專業攝影人材的主要來源。問題是,攝影術的本質與真相,從它被發明的那一天開始,就被大多數的人誤解至今。傳統印刷教育體系中,攝影教育應有的內容自然也不例外。影術的本質與真相是什麼?理想的攝影教育應該包涵那些內容?在已經翩然到來的電子時代中,攝影教育又應該如何調整姿勢,因應全新的印刷教育呢?
前言
在現代的印刷教育體系中,攝影學或其它與攝影有關的基礎課程,不僅是這些學生份量頗重的必修課程,更是他們想要徹底學好印刷、打基礎的最重要入門課程。
從民國六十六年開始,筆者就在台灣幾所大專院校的印刷、設計科系,以及私人興辦的專業攝影學校中,擔任各種攝影課程的教學工作。長年以來,筆者最常遇見的問題,就是絕大部份的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學印刷(或學設計)之前,要先學攝影?」,或者:「為什麼學攝影的人,應該要盡可能了解印刷?」。更糟的是:不知道還有多少學生,根本沒有察覺這個問題的存在,甚至對這樣的問題毫不關心,就一個新知接一個新知地;漫無目標的學下去。
筆者認為,在一個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專業知識儘速建立一個整體的架構,隨時從整體架構的角度,來審視最新所學的每一個細節與架構中其它知識間的相互關係,是極為重要、也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
因此大學印刷系的學生,在四年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每一次新的學習,都能清楚這次所學的,是在自己腦海中已有的專業知識的整體架構中,應屬於那一個位置,則必然對整體的學習效果有極大的幫助。
這篇文章,就是為了幫助印刷系的新生和想一窺攝影藝術堂奧的朋友,在自己的專業學習過程中,儘快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有關「攝影的真相、全貌」的架構而寫的。尤其是對那些在電子時代中,自己原先所依恃的技術與製程被電子化機具逐漸取代之後,開始失落、恐慌、無所適從的印刷人和攝影人,這篇文章所提供的方向與視野,毋寧是更有參考價值吧!
傳統的技術知識,如何因應新時代的衝擊
任何時代人類的文明,不外是當時人類生活樣式的反映2。做為文明內涵之一的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在二十世紀末,以化學影像為主要影像轉換與傳播媒介的傳統印刷產業,面臨來自電子時代"滅頂"式衝擊的同時,在傳統印刷的教育中,居於「啟蒙、基礎」、類似玄關位置的攝影教育,是否也必然要面臨角色"重新定位"、"調整內容"的尷尬局面?甚或,如坊間電腦軟體入門書「暗房終結者」的書名所明示的;就要面臨"被終結"的悲慘命運呢?
這個問題,不禁讓筆者想起十九世紀中,世界最早的實用攝影技術大蓋爾攝影術 Daguerreotype3 剛問世的時候,畫家們驚慌失措的樣子4。法國學者也是攝影家的吉澤爾費倫得 Gisele Freund (1912- ) 在他的名著「攝影與社會」中,說得好︰「每次重大的技術發現都會招致危機的災難。舊的職業逐漸消失而新的職業發展起來,但如果就職業遭受威脅的化,那麼新職業則意味著進步。」5。
這段歷史更告訴我們,那些傾向於只從表象認知新事物的人;也就是那些驚恐於攝影術的快速、逼真紀錄的性能,對攝影和繪畫的本質性差異不加思考,就迫不急待地將畫筆丟棄,改行去當攝影家的「時代先進」,能在藝術史(不論是攝影史或美術史)上留名的,真是寥寥無幾6。反倒是那些受了攝影術出現的刺激,進而對繪畫、藝術的本質,進行深刻思考的畫家們,在思考出「印象派繪畫」的新方向之後,為自己;更為人類的文明開創出一段輝煌燦爛的藝術史7。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為上述問題尋得正確的解答,個人認為,就必須分別從下列幾個本質性的角度來分析、思考,才有可能釐清問題癥結之所在。它們分別是:
一、傳統印刷教育為什麼要學攝影?
二、傳統印刷教育中學攝影,學些什麼?
三、傳統的攝影教育有什麼問題?
四、正確的攝影教育,應該包涵那些內容?「攝影」是什麼?
五、電子時代中,印刷工業和印刷教育產生了怎樣的變革?
六、攝影教育應該如何因應電子時代的印刷教育?
一、傳統印刷教育為什麼要學攝影?
不僅在台灣,世界先進各國亦然,「攝影學」向來是印刷教育的基礎入門課程。這應該和二十世紀以後,可以大量複製照片(攝影影像)的照相製版業 Photographic Machanical Reproduction 與半色調印刷 Half tone process 逐漸成為印刷工業的中心主流,而傳統的印刷教育主要的重點,也集中在以照相製版為中心的半色調印刷技術的專業訓練有密切關係。
當然,上面這樣的陳述,免不了會引發讀者提出下面三個質疑:
為什麼照相製版會成為印刷工業的中心主流?
攝影和照相製版、半色調印刷技術又有什麼關係?
學照相製版、半色調印刷技術又為什麼要學攝影呢?
和前面所提的思考方法相同的:筆者認為,如果要徹底找出上述三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不彷從以下的三個本質性的角度來思考,也就是:
從歷史淵源的角度思考
從所運用的原理與理論的角度來思考
從商業運用時,所涉及的生態環境與專業素養的角度來思考
1. 從歷史淵源的角度思考
且讓我們先思考「為什麼照相製版術,會成為印刷工業的中心主流?」這個問題,其實只要我們仔細想想,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每天所接觸的印刷品當中印有多少圖片,就不難回答這個問題了。了解印刷的人也都知道,不論使用什麼版式印刷,如果想要印刷(也就是大量複製)文字之外的;圖畫、照片之類的圖形(具備連續色調的原稿,通常是攝影影像,也就是照片)的話,就必須使用「照相製版」的技術,先將原稿複製成「『仿』連續色調」的半色調印版(在明視距離下,用肉眼無法辨別它事半色調的「仿連續色調」),再使用這個印版去大量印刷。換句話說,想要印刷照片或圖文一起印刷,就必須用以照相製版技術為中心的半色調印刷技術印刷。而這樣的印刷技術,到底有多重要?我們只要看下面這句話,就不難理解照相製版技術對人類文明有多重要了。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版畫部主任威連廉愛文斯 William M. Ivins, Jr. 在他的名著「印刷與視覺傳播」一書中這樣說到︰「總之,以今天的觀點來看,十九世紀印刷畫史上的重大事件,就是攝影術和與它附隨而來的照相製版術的發現。」8
為什麼可以印刷圖片、照片的照相製版技術會那麼重要呢?或者反過來說:不印「連續色調」的原稿圖、不印照片不就得了?為什麼非要使用這麼麻煩的「照相製版」技術、半色調印刷技術不可呢?這又必須從傳播理論的角度來審視思考了。
我們知道,文字、語音、圖畫、影像(傳統觀念裡所說的照片,現代觀念中包括電視、電影、電腦等媒體製成的影像)等,人類賴以傳播訊息的媒介中,影像是單位空間(面積)、單位時間中,能同時積載最豐富、大量資訊的媒介。因此,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影像生成媒體「攝影術」,在 1839 年問世之後,不論它被傳到世界的那一個角落,攝影術最讓世人吃驚的,都是它在傳播資訊上的驚人效率(又快速、又細緻、又逼真)。而且,每當一個更新、更進步、傳播能量更大的「影像傳播媒體」問世;不論是電影、半色調印刷、電視、或數位影像(都是從攝影術衍生而來的);都直接對當時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科學家魯斯舒華芝 Ruth Schwarze The Science of Creativity 中曾經說道﹕人類對外在事物的探索、認知,有百分之七十八9是依靠視覺而來的。我們的記憶內容有百分四十是從視覺而來。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都有「眼見為憑、百聞不如一見」之類的諺語,正是人類在五官之中最依賴視覺的佐證。正因為影像(攝影的照片、電影、電視)對現實世界的複製,其逼真的程度,幾乎和我們的視覺一樣(實則不然!但是在一般人對影像的認知中,或日常生活裡不易察覺的細節上則看起來好像「是!」)因此從攝影術問世開始,照片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真實的代表」,是「『曾在』的證明」。也因此,長久以來,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只要在影像(不僅是照片中的;還包括電影、電視、電腦中呈現的影像)中呈現出來的「仿視覺現象」,都會毫不猶豫的認為那是事實!也就是,將影像中呈現的「仿視覺現象」認為是「曾經存在的事實」!因此,如果想要說服別人相信一件事,用照片、或用影像敘述,顯然要比用文字或用語言敘述,要來得有效多了(這正是我們在前面說過的,影像在傳播資訊上具備著極其驚人效率)。
最早著眼於此,而試圖在報紙、書刊上(當時的大眾傳播媒體)刊載照片的,便是英國的出版商和德國報業的編輯10。問題是,當時的印刷技術仍然停留在只能印製黑白兩個階調的凸版印刷的階段。為了解決大量印製連續階調的攝影影像的問題,類似在十六世紀就已經被熟練使用的,印製鈔票時,複製肖像上的明暗色調的木刻版技術(請木刻師傅看著照片,用木刻將照片複製刻成木刻板再拿去印刷。複製速度與品質都不理想),便是尚未有半色調印刷技術的當時,印刷業者所能想出來的應急方法11。
為了能將連續色調的攝影影像,大量複印製成可以大量發行的印刷品,科學家實際上利用了攝影術的「忠實記錄影像」(也就是先利用光線與鏡頭將原稿或原景複製成光學影像,再用光化學的方法將該光學影像轉換成可以因應不同目的再利用的化學影像)的原理,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明了照相製版術與平版印刷印刷技術。這個印刷術的問世,使得原先無法大量複製的攝影影像的傳播效益,更加如虎添翼12。
1936 年以攝影圖片為主要內容的 LIFE 雜誌(事實上就是當初在德國,大膽使用大篇幅照片編報,受到希特勒的迫害之後逃到美國的報人所企劃編輯的)在美國問世,立刻暢銷全球,隨之而起的畫刊、畫報(視覺雜誌)的發行出版,也在世界各地蔚為風潮13。人類認知方式的改變(從經由文字認知世界,變成經由影像認知世界),以及從這樣的改變而產生的新的文明形式,也就是「影像文明」,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在歐美各地漸成雛型的。生活在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都正在親身經歷由攝影、電影、半色調印刷、電視、電腦、衛星直播、電傳視訊等科技媒體不斷繁殖演變、砌築、構成的;空前繁榮的影像文明。而這樣的影像文明,其最早的雛型,正是來自攝影與印刷兩大影像傳播媒體結合所獲致的偉大成就。
照相製版、半色調印刷會成為印刷工業的主流,印刷與攝影有如此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因為二者間有著這樣齒唇相依的技術發展史的淵源。
2. 從所運用的原理與理論的角度來思考
就像前面陳述過的,照相製版所有製程中,主要運用的原理和攝影一樣,都是先利用光線與針孔(鏡頭)將原稿或原景複製成光學影像,再用光化學的方法將該光學影像轉換成,可以因應不同目的再利用的化學影像。而兩者在製程終端必須面對、評鑑的對象(最終製品)也都是在本質上極為類似的化學影像。換句話說,雖然在各自使用的材料或技術的細節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從製程的整體結構性角度看,照相製版和攝影的製程,以及二者間共同涉及的原理、控制技術的運用、專有名詞以及對最終影像的視覺判斷,都可以用下面的簡式來表示。
1. 照明光線
分光相對強度(色溫)、照明反差、照明的平均性、照度等問題
↓
2. 事物的狀態、原稿
分光反射率、輝度域等問題
↓
3. 鏡頭、針孔、暗箱(照相機)
分光透射率、機內鏡間亂反射等問題
↓
4. 光學影像(複製原景、原稿的光學影像)
光學影像的失真、模糊圈分布狀態等問題
↓
5. 感光材料的曝光處理
分光感度、曝光量的計算、特性曲線等問題
↓
6. 感光材料的化學處理(影像轉換處理:將光學影像「轉換、複製」成化學影像)
顯影量的計算、控制、顯影後處理、影像反差的控制等問題
↓
7. 化學影像(從光學影像複製而來的化學影像)
化學影像的失真、濃度域、曝光量的計算、模糊圈分布狀態等問題
↓
8. 化學影像的評鑑
濃度、反差、層次、解像力、清晰度、粒狀性、濃度域、色彩、再現等問題
而這樣的結構,所涉及的科學理論基礎,共有:
關於:光學與色彩的基礎知識
關於:光學影像成像的光學原理
關於:感光材料的化學原理
關於:感光材料對光學影像的複製原理
關於:化學影像的成像原理(光學影像與化學影像間「影像轉換」的原理)
關於:曝光與顯影的理論
關於:影像複製的理論
關於:化學影像的化學結構的分析理論
關於:化學影像品質的視覺評鑑與光學評鑑的理論
從上述結構簡式,我們不難理解攝影術和照相製版術,兩者所運用、涉及的科學理論都是相同的。事實上,攝影術不僅是製版照相技術的母體,攝影術本身根本就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小型照相製版術。因此,在一般印刷教育的課程設計中,學習照相製版術所須的上述相關基礎理論與影像控制技術的演練,以及印刷最終結果化學影像好壞的視覺評價所需的素養,都必須在攝影學、攝影實習、黑白暗房、感度測量等課程的學習中,預先習得的,層次反差明暗與濃度的關係解像力飽和度。
3. 從商業運作時所涉及的,生態環境與專業素養的角度來思考
我們再從實際從事印刷的商業營生時,所可能涉及的生態環境來看。事實上,印刷業者是與設計師、攝影師、廣告業、傳播媒體業等五者,共同形成一個不同於其它行業的生態體系。其中又以生態中有上下游直接關係的設計、攝影、印刷三者關係最為密切。因此,在隨時可以順利推動自己的專業分工的考量下,筆者認為,如果想要成為成功的設計人、攝影人、印刷人,則下面所列的必備條件,就是他們起碼應該具備的專業素質與修養。
認識對方在專業工作中所看重的。
唯有相互真誠的認識對方在各自的專業工作中所看重的細節。相互了解對方在專業工作上,對我方的需求與要求。我們才可能在自己的分工範圍中,預先自我要求。許多無謂的損失和因之而來的爭執,便可以做最大的預防。對方對我們的服務成果,才能得到最大的滿足。
了解對方在其專業工作上的能與不能的極限。
唯有如此,才可能避免對他方作出不近情理的要求,預防無謂的爭執與衝突。
用對方的語言說話。熟悉「設計、攝影、印刷」三者共通使用的專業術語、共同語言。
唯有如此,才能在專業工作中與客戶做最有效率的溝通。
從以上的思考,我們知道「設計、攝影、印刷、廣告、媒體」四種行業的每一種行業的專業工作者,為了自己的成功,對其他三種行業所涉及的專業知識,都應該要有起碼的認識。學印刷,為什麼要學攝影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以上所說的:「先學好攝影,對學印刷的人幫助很大」,還只是指對實際從事印刷工作的人而言。就像我們在下面所要說明的;在台灣的特殊環境中,學印刷的學生事實上極有可能在未來實際從事專業攝影、攝影材料的行銷工作。對這樣的學生而言,在印刷系的攝影課程,毌寧是極為重要的專業訓練的機會了。
在至今仍然沒有任何大學設有攝影系的台灣,一直到一九八零年代,各大專院校普遍設立廣告、商業設計、新聞、大眾傳播等系(攝影學也是這些系的入門課程)之前,在台灣的高等教育系統之中,只有印刷科系和新聞科系、美術科系,在第一、二學年設有二至四學分的基礎攝影課程。前者以比較科學理論性的攝影學為主要內容,後二者則以攝影記者的採訪能力與畫家採集資料的攝影實技培訓為主,也因此,民國四十三年成立的師範大學工教系的工職師資組、民國四十四年成立的國立藝術學校(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的前身)的美術印刷科、中國文化學院於民國五十五年成立的印刷工業專修科(中國文化大學印刷系的前身),以及民國五十八年成立的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的印刷攝影科等科系(接受過較正統的攝影學訓練)的畢業生14,長期以來一直是台灣商業攝影業界徵求攝影助理培訓、攝影師;高中、高職攝影課程的師資;柯達、愛克發、富士、柯尼卡等生產攝影器材的跨國企業,在台灣代理商的攝影業務人員的主要來源15。
二、傳統印刷教育中學攝影,學些什麼?
在傳統印刷教育中,學生在「攝影」課程中主要學些什麼呢?且讓我們來看中外的五個例子。就筆者所知,民國五十四年由聯勤測量學校出版,由該校當時的校長周齊祁所著的「應用攝影學」16,很可能是台灣最早的攝影學的教科書。這本教科書是由下列七大章構成的。
攝影歷史
攝影光學
攝影理論
攝影感光度與複製品之色調
負片攝影法
正像攝影法
彩色攝影
民國五十五年筆者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印刷科時,「攝影學」課程中所使用的;由任課的錢義老師用鋼版刻印而成的攝影學教科書17,上下冊共包括下列八大章。
緒論
光與色
鏡頭
攝影材料
濾光鏡
攝影實施
負片處理
印像放大與調色
民國十六年由世界知名的攝影與印刷技術的重鎮,美國羅徹斯特工科大學印刷與攝影學院的院長 C. B. Neblette 所著的攝影學經典名著 Photography - Its materials and Process18,在民國五十一年發行的第六版中所刊載的內容,共包括下列三十四章。
History of Photography 攝影的歷史
Light Sources for Photography 攝影光源
Photographic Filters 攝影濾色片
Photographic Optics 攝影光學
Photographic Lenses 攝影鏡頭
Photographic Shutters 攝影快門
Cameras 照相機
Exposure and Exposure Meters 曝光與測光表
Radiation Sensitive Systems 感光材料
The Photographic Emulsion 攝影乳劑
The Manufa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ilms 軟片的製造及其物理性能
Plates and Papers 感光板與感光相紙
The Silver Halide Grain 鹵化銀粒子 the Mechanism of Exposure and the Latent Image 曝光的機制與潛影
Sensitizing Dyes for Photographic Emulsions 攝影乳劑的增感染料
Photographic Exposure Effects 攝影曝光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顯影理論
Developer and Development 顯影液與顯影
Color Development 彩色顯影
Fixing Washing and AfTer Processes 定影與後處理
Photographic Sensitometry 攝影感度測量學
The Sensitometry of Color Materials 彩色感光材料的感度測量學
The Reproduction fo Tone 色調的複製
Reproduction of Color in Monochrome 色彩在單色調中的複製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Developed Image 顯影後影像的微結構
Negative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由負到正的感光材料與沖洗處理
Printing-out Processes 晒出型處理
Developing Papers 感光相紙
Diffusion - Transfer Reversal Materials 擴散轉印式反轉材料
Electrophotography 靜電攝影法
Principles of color photography 彩色攝影的原理
Methods of color analysis 色彩分析法
Methods of color Synthesis 色彩合成法
Multilayer Processes 多層乳劑的技術
Quality of color Reproduction 彩色複製的品質
以上列舉的三個例子,都是做為印刷教育的基礎預備教育的「攝影學」的內容。下面我們再來參考;幾個做為訓練專業攝影師的基礎教育的「攝影學」的例子。
首先是,民國七十五年由北京的中國攝影出版社翻譯出版第一版(據聞在大陸地區極為暢銷),民國八十一年發行第七刷的,由著名的美國紐約攝影學院 New York Institute of Photography 所編著的攝影教材19。上下冊共分三十二章,其內容分別有:
上冊:
攝影者的眼力
照相機和鏡頭
膠片
曝光
黑白膠片顯影
濾光片
發展你的眼力
自然光照明
現有光照明
人工光照明
電子閃光燈
彩色片攝影
人像攝影基本布光法
攝影室人像攝影
實景人像攝影
時裝攝影
下冊:
怎樣使用照相機
接觸印相法
放大
照片修整和裝潢
規畫自己的暗室
兒童攝影
婚禮攝影
媚態攝影及人體攝影
新聞攝影
新聞故事和攝影報導
機背取景照相機
建築攝影
廣告攝影與靜物攝影
近等比摹攝和顯微攝影
彩色膠片沖洗
彩色擴印
民國八十年間,在台灣與日本都極負盛名,是台灣不少專業攝影師的母校的日本東京寫真專科學校 Tokyo Photographic College 所編的攝影教科書,共有兩本。
第一本名為︰綜合攝影技術手冊 PHOTO HAND BOOK Photographic Techniqeus。
第二本名為︰室內攝影技術手冊 PHOTO HAND BOOK Sudio Techniques。
綜合攝影技術手冊由以下十八章的內容所構成。
照相機的操作法
曝光的測定
濾色片與其使用法
閃光燈攝影
風景攝影
山岳攝影
建築攝影
人物攝影
靜物攝影
植物攝影
動物攝影
運動攝影
舞台攝影
航空攝影
翻拍與幻燈片的複製
顯微鏡攝影
天文攝影
紅外線攝影
室內攝影技術手冊,由以下五章的內容所構成。
攝影棚的基礎
攝影棚的人像攝影技巧
攝影棚的商品攝影技巧
大型相機操作技術
大型閃光燈
由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攝影教師 M. J. Langford 所著,在英語圈國家中廣泛被大學攝影課程採用的 Basic Photography20,民國六十六年,由著名的英國攝影專業出版商 Focal press 發行的第四版中,共由以下十八章內容構成。
Some basic priciples of Light 關於光線的一些基礎原理
Lenses and Images 鏡頭與影像
Lenses and Illumination 鏡頭與照明
Angle of view 視角
Depth of field - depth of focus 景深與焦點景深
Camera movements 照相機的操作
The camera as a whole 關於照相機
The Sensitive material - Manufacture 感光材料:製造
The Sensitive material - Choice of Emulsion 感光材料:選擇乳劑
The Effect of color filters 彩色濾色片的效果
Subject Lighting - Equipment and Handling 採光設備與操作
Sensitometry 感度測量學
Exposure Measurement 測光
Processing facilities and Preparation 沖洗設備與準備
Developers and Development 顯影液與顯影
Fixing Washing and Drying 定影水洗與乾燥
Printing and Finishing 晒相與相紙沖洗
Subject and Statment 主體與陳述
從以上六個例子,我們大致可以得到這樣的歸納。不論是印刷教育的課程,或是訓練專業攝影師的課程中,美、日、英、台各地的攝影教育工作者都一致認為,「攝影」的進程,就是從照明光源開始到照片製作完成為止的過程。在這進程中所涉及的一切原理、材料與操作技術,就是攝影學生,應該學習的所有內容。也就是:
照明光源、
鏡頭、
濾色片、
軟片、
測光、
曝光、
軟片沖洗、
印晒、
放大、
相紙沖洗。
其中,印刷教育的攝影學,比較注重攝影進程中各步驟所涉及與材料相關的科學原理、控制技術等知識。專業攝影教育的攝影學,則比較注重攝影進程中,各步驟所涉及的器材操作與影像取得技術的演練。
三、傳統的攝影教育有什麼問題?
我們從上面所舉的例子不難看出,長期以來中外的攝影學教科書的作者,幾乎都一致認為學攝影的學生應該學的攝影知識,就是「從照明光源開始,到如何得到的照片為止的過程」中所涉及的知識與技術。這些進程,筆者先將其中關鍵性的步驟整理成如下的進程順序︰
照明光源↓
照明光路中的介質↓
照相機↓
成像光路中的介質(濾色片等)↓
軟片↓
測光↓
曝光↓
軟片沖洗↓
底片↓
印樣↓
選擇底片↓
暗房放大機等↓
裁切加減晒等判斷↓
相紙↓
相紙曝光↓
相紙沖洗↓
沖洗後處理↓
照片
從這樣的歸納我們也不難看出,以上的進程中每一個關鍵性的步驟,所涉及的都是影像的生成技術與影像的轉換的知識與技術;亦即構築影像「內在實體」的知識與技術。所謂「內在實體」,就好像建構一個建築物的鋼筋與水泥一樣,是建構化學影像的物質(在黑白照片上是金屬銀的銀粒子、在彩色照片上是彩色染料、在印刷品的影像上是油墨),其本質實體的表面的外觀狀態。例如:粒狀性 Graininess、粒狀度 Granularity、銳利度 Acutance、清析度 Sharpness、解像力 Resolving power、網點大小 Dot size、反差 Contrast、飽和度 Saturation、濃度域 Density Range、層次 Gradation、色域 Color Grmut 以及它在「複製」(攝影與印刷兩者共具備的使命)功能上,必須講究的特性曲線、調頻轉換函數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 色彩色調的再現性等等。由於影像在這一部分的這些狀態與性質,都是用光學的方法(光學儀器或視覺判斷)可以檢驗出來的,所以又常被簡稱為影像的「光學品質」。21.22
但是我們知道,一張照片、一幅影像的生命與價值,絕對不是只有它的「光學品質」的好壞而已。事實上,不論是在商業需求上;或藝術表現目的上所製作的,一個成熟的攝影家對自己作品的要求,除了它內在實體的良寙之外,它的外在形體(影像的視覺美學上的結構)是否「合目的」(合傳播、表現的目的),以及它的精神內涵是否理想,更是成熟的攝影家主要關心的議題。換句話說,一張照片、一幅影像所能積涵的內容,實際上並不如原先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不同的人對影像的需求不同,從影像中所能看見的內容、對影像內容要求的細節也不相同。筆者認為不論是使用攝影術拍攝得的一張照片,或其他方式取得的任何影像它都具備以下所述的內涵:
內在實體:
從實際建構影像的化學物質本身,在微細單位結構上的物理狀態而來。主要影響影像的光學品質與印刷適性。是傳統印刷人或執行影像複製製程者,對複製前的原稿影像與複製結果的最終影像的主要要求內容。
外在形體:
從影像整體或局部在人類視覺認知機制上,足以刺激視覺生心理反應的各種視覺元素與視覺元素間結構所呈現的狀態而來。主要影響影像所能呈現的視覺美感與其所能負載的視覺傳播效率。是設計、廣告人、傳播人、業餘、商業攝影家在評價影像時的主要要求內容。
精神內涵:
從影像所記錄的劇情內容與其所意涵的精神內容,在觀賞者日常或專業的思想體系所建構的價值標準架構上,所呈現的關係位置而來。主要影響影像的耐看程度、藝術成就與歷史價值。是攝影藝術家或美術館的研究員對影像做價值判斷時的主要要求對象。
即使在實務的要求上,如果我們從實際作業的流程來看,也可以發現有經驗的(對印件的光學品質的邏輯性控制已經不是問題)印刷人在印刷機旁、交件的時候,最容易產生的困惑就是:
不知道現在眼前的印刷好、打樣試印好的印件的影像,是否夠好?能讓客戶滿意嗎?
不好的話,是那裡不好?
判斷這些影像是否理想時,應該用什麼樣的標準來判斷?
攝影家、設計家對影像好壞對錯的判斷基準在那裡?等等。
同樣的,攝影人和設計人,在專業工作上最常面臨的(因為意見相佐而生的)困擾往往是:
現在我們應該選那一張底片、正片使用,最能符合這個工作的需求?
為什麼對方對照片的選擇,會和我選擇的不同?
對照片或正片光學品質的邏輯性控制,已經不成問題的攝影人,最常遇見的問題往往是:
應該在什麼時候按下快門,畫面才會好看?
應該選那一個角度、在那一個視點上來取景,畫面才會好看?
從眾多的底片、印樣中,應該選那一張底片來放大?
放大時,應該選擇在那裡加減晒多少時間,使其增減多少濃度,畫才會好看?
有經驗的專業攝影師應該都有類似的體會,在專業攝影的人生中,要熟練某些技術、甚至獨自開發特別攝影技術、解決器材材料可能帶來的問題、在每一次攝影工作中都要能精準的獲得上好的影像光學品質,最多只要花費前面十年的歲月就能達成目標。從此以後,就不必再為這類的問題操心。但是那些源自於影像的「外在形體」與「精神內涵」的問題,不僅往往要十年前後才會發現它的重要性,想要解決這類的問題,即使花上以後幾十年的工夫,也往往無法順利解決這些問題。
現在我們知道,前面曾提到的傳統攝影教育的觀念中,所認知的「攝影的進程」中所涉及、所教導的知識、技術,只能對影像的光學品質產生影響。但是從這個傳統所認為的「攝影進程」中,我們卻是無法找到有任何一個步驟,是可以賦與或影響影像的外在形體與精神內涵兩種內容的。既然專業教育中所教導的內容,無法讓受教者充分解決往後可能面臨的問題,就表示這樣的專業教育的內容是有問題,是應該修正了。
四、「攝影」是什麼?理想的攝影教育,應該包涵那些內容?
既然傳統對「攝影是什麼?」、「攝影的真相」、「攝影的進程」這三個議題的認知與了解上是有問題的。那麼攝影到底是什麼?、攝影的真相到底如何?完全的攝影的進程到底應該包括那些進程呢?
首先筆者想要提出幾個觀念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正是筆者針對前面陳述過的「攝影應有的真相被不當誤解」的問題,所作的思考的結果。
攝影術不應該只是物件(影像)的生產工具。它更大的價值應該是在於它是(因它可以一再複製影像而具備的)影像傳播的工具。
因此,當它得到其它技術的幫助(兩者的結合),而能擴大它的影像傳播效益時,它們對人類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就更大。人類社會對這種媒體的需求就更大。(電影、照相製版印刷、電視、衛星直播、數位影像、網際網路等皆是)
攝影家不應該等於攝影術的操作者,攝影術更不應該等於攝影家的全部。
筆者認為,攝影術在一開始被發明的時候,它的複製性所具備的傳播功能其實並沒有被錯誤的看待23。倒是它所涉及的技術、製程、材料、學理等困難的部分,以及影像對事物逼真紀錄的外相(影像的魅力)嚇倒大多數人,以至於在代代之間傳承的時候被擴大強調,使得它可以逼真地一再「複製」物像(內在本質)所具備的「傳播功能」的部分逐漸被忽略,而在後來的攝影學習者對攝影術的認知中幾乎被完全消滅。這樣的錯誤認知,所帶來最大的困擾就是,攝影家會認為自己的工作只到交出正片或照片就結束了。殊不知,絕大部份的專業攝影或藝術攝影作品,都是要等待它經由印刷、播映、電子傳輸、展覽陳列等傳播媒體的散布,將它的影像在觀者的腦海中呈現視覺之後,這張攝影影像的使命才算完成。
傳統的攝影師缺乏對印刷、播映、電子傳輸、展覽陳列等影像傳播媒體的正確認知,最直接的困擾便是極有可能淘汰印刷適性(或其它傳播媒體的媒體適性)極佳的原稿,或淘汰在影像的視覺語言結構上極合乎視覺傳播目的的原稿,而選取不適合的原稿交付印刷。許多印刷、攝影、設計人之間的不必要爭執都可能由此而生。就像設計人與攝影人之間最常出現的爭執是:從設計人的眼光來看,攝影人所挑選的影像通常都不理想,而攝影人總認為設計人不懂攝影一樣。也就是,以照片或幻燈片為攝影的終點,所挑選的影像,必然與以經由傳播媒體再現之後的影像,在觀者的大腦中所呈現的視覺為攝影的終點,所挑選的影像不同。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傳統的攝影人將自己在專業中的「一切所能」(角色),定位成攝影技術程序的材料的操作者(也就是將攝影的技術與材料操縱的複雜性過大視)時,立刻就會產生的危機是:在自己的專業體系中,自己「做為人的價值」的部份已然不在,一切彌足珍貴的只有所能操縱的技術的特別或材料的價值。這樣,一旦在時代的流轉中他所依恃的技術與材料被更有效率的媒材取代、消滅時,他在這一專業體系的價值也同時要被消滅。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沒有(從本質出發)正確認識繪畫的人,遇見威力強大的攝影術出現就手足無措的原因。同樣的,對攝影的本質缺乏深刻認知的攝影師遇見(數位影像)電子攝影技術一樣手足無措,也是出於相同的原因。
因此筆者認為照片或幻燈片的完成,應該只是「完整的攝影進程」的中間一個步驟而已。以攝影在本質上所具備的傳播功能而言,在影像傳播媒體終端的觀者腦海中的視覺像,才應該是完整的攝影進程的真正終點。也就是,筆者認為「完整的攝影進程」,除了傳統對攝影術認知的「光學影像的取得、影像的轉換處理」之外,還應該增加與「影像的傳播」有關的進程。
光學影像的取得以及影像的轉換處理
影像的傳播
如此一來,傳播、視覺、視覺傳播、影像傳播媒體的機制等領域所涉及的理論與實務,便是完全的攝影人應該具備的素質了。
下面就是筆者認為在攝影的化學影像(照片或幻燈片)取得後,「完整的攝影進程」在「影像傳播」階段中應有的進程。
照片或幻燈片↓
挑選適合傳播媒體的傳播適性的影像↓
影像傳播媒體的影像複製↓
影像傳播媒體的影像儲存↓
影像傳播媒體的影像提取↓
影像傳播環境中照明等人類五官可以感知的環境狀態↓
觀眾的視覺生理系統等視覺認知的特質↓
觀眾的視覺的產生=→完全的攝影進程的終點
讓我們來看看尚未解決的;攝影的進程中那一個步驟可能影響最終影像的「外在形體」與「精神內涵」的問題。筆者認為,影像的外在形體與精神內涵的內容會有不同,主要源自於在攝影的進程中,攝影者所作一連串的「視覺判斷」有關。這些「視覺判斷」,通常存在於攝影的進程中的以下兩個階段中,即:「原始影像的取得」與「原始影像的加工」的過程。原始影像的取得,是指:攝影者經由視覺或針孔形成的原始影像(光學影像)中,起先呈現、紀錄、複製了什麼樣的事物狀態、什麼樣的心像有關。也就是攝影者的攝影動機產生的時機與攝影者在照相機後的觀景窗中最先看見什麼影像、攝影者腦中的想像的心像的內容。原始影像的加工,是指:攝影者在原始影像的光學影像轉換成化學影像的處理的「影像轉換」過程中,如何經由技術與材料的控制操作,改變了影像原先所紀錄、呈現的事物狀態。
因此筆者認為攝影影像的內容與攝影者(在正式進入傳統觀念中攝影器材與攝影技術的操作之前)腦海中所呈現的「視覺像」,也就是攝影的動機的產生,有重大的關係。筆者認為,視覺的形成與攝影動機形成間前後的進程,可以用以下的進程表示:
照明光線→=完全的攝影進程的起點↓
事物的狀態↓
眼睛等視覺生理系統的機制↓
大腦對視聽覺等五感訊息資料的處理、視覺形成的機制↓
攝影者的視覺↓
攝影的動機↓
攝影動機的執行↓
其中,以大腦對視聽覺等五感訊息資料的處理方式,也就是視覺形成的機制對攝影者的視覺的結論與判斷有極大的影響。人類共通的視覺心理機制、視覺生理系統的機制與個人的大腦記憶庫中在過去的生活中所累積的一切內容資料,都會在這個時候左右大腦在資訊處理之後所產生的視覺內容,也因此影響了攝影動機產生的時機,進而對攝影影像的題材、影像的視覺結構等內容產生影響。
所以筆者認為「完整的攝影進程」,實則應該是從攝影者的視覺的形成就已經開始了。也就是「完整的攝影進程」,應該是由以下三大階段所構成:
視覺的形成、攝影動機的產生
↓
光學影像的取得以及影像的轉換處理
↓
影像的傳播
「完整的攝影進程」的每一個步驟,也就是足以影響攝影結果的內在實體、外在形體、精神內涵的內容的整體進程共有:
照明光線→=完整的攝影進程的起點↓
事物的狀態↓
眼睛等視覺生理系統的機制↓
大腦對視聽覺等五感訊息資料的處理、視覺形成的機制↓
攝影者的視覺↓
攝影的動機的產生↓
※創作性思考Ⅰ︰攝影動機的執行↓
●照明光源↓
照明光路中的介質↓
照相機↓
成像光路中的介質(濾色片等)↓
軟片↓
測光↓
曝光↓
軟片沖洗↓
底片↓
印樣↓
※創作性思考Ⅱ︰選擇底片↓
暗房放大機等↓
※創作性思考Ⅲ︰裁切加減晒等判斷↓
相紙↓
相紙曝光↓
相紙沖洗↓
沖洗後處理↓
照片照片或幻燈片↓
●※創作性思考Ⅳ︰挑選適合傳播媒體的傳播適性的影像↓
影像傳播媒體的影像複製↓
影像傳播媒體的影像儲存↓
影像傳播媒體的影像提取↓
※創作性思考Ⅴ︰影像傳播媒體在最終影像傳播(再次呈現)時,照明狀態等影像傳播環境中人類五官可以感知的環境狀態
觀眾的視覺生理系統等視覺認知的特質↓
觀眾的視覺的產生=→完全的攝影進程的終點
這正是筆者所認為的,足以解決攝影專業覺大部分問題的︰「攝影的真相」、「完整的攝影的進程」進程。進程中,每一個步驟所涉及的理論技術等知識,都是想要對攝影有正確認知,能有充分能力應付環境的變遷,隨時解決專業上的困難的,完全的攝影人所應該關心了解的。
從上面的進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事實上包括了三種「影像的複製工程」在內,第一種複製是,攝影家把自己所看見的、所感覺到的感情心情、自己的創意所想像的,用一幅影像表現出來(這幅影像,很可能事先已經在攝影家的腦海中出現,也很可能是攝影家一面觀看觀景窗一面思考而來的)。這就是上面所述的進程中第七個步驟︰攝影動機的執行;亦即第一次創作性思考的步驟中進行的。這種思考要如何將現實的景象忠實記錄下來,或思考要將現實的景象改變成什麼樣的影像,或是思考要將自己的想法用什麼樣的物像表像出來,正是最典型的「視覺表現」。完整的攝影進程中,第二次「影像複製工程」,是將已經有初步的視覺表現內涵的;由照相機鏡頭或其他方法形成的光學影像,利用感光材料與化學沖洗處理複製成化學影像。這個化學影像,也就是攝影家通常稱為的攝影作品(照片或幻燈片)。
而完整的攝影進程中,第三次「影像複製工程」,便是利用不同種類的影像大量複製技術,將攝影作品再大量複製成該傳播媒體可以使用的形式(如印刷、錄製成 CD-ROM、放大成巨幅海報等)之後,再將複製後的影像傳播出去。因此我們知道,不論從技術、科學理論或哲學意義的角度來看,「複製」的概念所連帶產生的一切議題,對攝影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們也可以看見攝影的進程中,還包括了五次可以讓攝影家發揮他的視覺判斷力、想像力的步驟。攝影家在這五個步驟中,所作的視覺判斷、創造性思考的好壞,正是攝影作品的影像的外在形體與精神內涵的良寙與否的關鍵。
攝影的進程中,攝影家進行「第一次創作性思考」;也就是攝影家在攝影的過程中進行「第一次視覺判斷」的時候,就是上述進程中的第七個步驟。也就是攝影動機的執行的步驟。就是如何使用攝影器材、攝影技術、在攝影現場中對被攝事物應該如何安排,才能將腦海中想表現的影像在觀景窗裡呈現出來。攝影家進行「第一次創作性思考」時最困難的地方是,如何將自己腦海中由立體空間、情緒、記憶、氣味、五感等認知綜合而成,屬於多次元內容的視覺像,濃縮轉換成用軟片或照片、幻燈片可以記錄的二次元平面網膜像。也就是要如何使用單純的平面靜態影像,來表現視覺像中複雜多元的內容?這其中包含了如何從複雜多變的視覺像中,發掘具備理想視覺結構的網膜像所需的視覺洞察力,以及如何利用視覺語言和影像符號在網膜像中蓄涵視覺解讀線索的視覺寫作能力。
攝影進程中,攝影的進程中,攝影家進行「第二次創作性思考」;也就是攝影家在攝影的過程中進行「第二次視覺判斷」的時候,就是上述進程中的第十八個步驟,也就是從眾多的底片印樣中,或是從眾多的幻燈片中,攝影家要如何挑選理想的底片或正片出來,準備放大成照片。這時攝影家所需的是,如何從單純的網膜像中發掘隱含象徵、符號等視覺像轉換線索的視覺閱讀能力以及如何評價網膜像的視覺結構等視覺審美能力。
攝影進程中,攝影家進行第三次創作性思考、進行第三次視覺判斷的地方是,進程中的第二十個步驟,也就是在放大的時候,要決定如何剪裁畫面使影像更理想,如何調整影像的反差、層次、濃度、色調,決定要在哪裡加晒、減晒多少時間,使影像的局部區域呈現更黑或更淺的色調。依照人類的視覺心理習慣,讓觀者在照片上,看見我們想要讓他看的。同時也看不見我們不想讓他們看到的。這就是因應表現目的所作的創造性視覺表現。在這個階段中攝影家所需的,與第一次創造性思考階段的,正好相反,是如何在製作的過程中在照片的網膜像中,積蓄更多的視覺像轉換線索,使觀者在視覺閱讀該照片的過程中讀取更準確的視覺像的資訊。這正是另一種與第一次創造性思考呈反向操作的視覺寫作能力。
完整的攝影進程中,攝影家進行第四次創作性思考、進行視覺判斷的地方是,進程中的第二十六個步驟,也就是從眾多的作品樣片中,或是從眾多的幻燈片中,攝影家要如何挑選理想的;符合傳播用途、或視覺表現目的的照片或正片出來,或是如何對一系列的照片進行編輯工作等。儘管攝影家在這一步驟中的需求,與第二次創造性思考所需的視覺閱讀能力相同。但是這個步驟中,攝影家毋寧更需要能將複數以上的影像,經由視覺排列與編輯而呈現特定邏輯內容的高級影像思考能力。在往常這種能力都被定位成雜誌的美術編輯或設計人員才需要的能力。
攝影進程中,攝影家進行的最後一次,也是第五次的創作性思考、進行第五次視覺判斷的地方是,進程中的第三十個步驟,也就是決定自己的作品呈現在觀眾的眼前時,足以影響觀眾對作品的觀感看法的;展示作品的環境的綜合狀態,如照明、背景音樂、加強視覺展示效果的放大縮小、監視器螢幕的色彩校正等。攝影家在這裡所需要的仍然是視覺寫作、編篡的能力。
從這些討論中我們不難發現,完整的攝影進程本身其實就已經明示了一個不容忽視,但是在以往卻長期被不當誤解的事實。也就是除了傳統觀念所定義:「攝影=影像生成技術」的概念中所需的:光學影像的取得、光化學影像轉換技術等知識之外,:一個具備完整攝影素養的高級攝影人才,毋寧更需要:良好的視覺閱讀、寫作能力,以及高素質視覺判斷力的人才。
因此筆者認為,理想的攝影教育應該是能夠平衡看待︰視覺、視覺表現、光學影像的取得、光化學影像轉換技術、影像的高能量傳播等五種領域的理論與技術演練的課程。
五、電子時代中,印刷工業和印刷教育產生了怎樣的變革?
從一九七零年代開始逐漸成熟,進入實用化、商品化的電子科學技術,開始侵入人類日常生活的領域。人類的生活樣式與文明,也因此開始產生重大的轉變。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資訊與物資的流通速度因此加快,世界的規模、人與人之間開始出現似有若無、暫時存在的虛擬環境,在虛擬環境空間中距離開始急速縮小,不但國界與民族之間的界線消失,原來因為意識形態、技術、材料本位與差異,而生的一切疆界也都都因此開始模糊、逐漸消失。
其中最受影響的,便是原先從事的工作,就是勞力密集、程序的重複性操作(技術)密集、工作中智慧判斷需求較少的行業的人。因為,以往工商業中必須人為操作的技術、或複雜困難的機具的操作、無關判斷的技術流程,只要有經濟價值,都會有運用電子技術的全自動化機具出現,而將原先的人力需求取代。印刷工業中沖片人員、風景區的旅客紀念照行業最先消失,緊接著,照相打字人員、手工完稿人員陸續消失。照相館的暗房、街頭的快速沖洗店,就即將要消失,便是最好的說明。
正因如此,原先因為技術的不同,而彼此間產生的藩籬、因各自運用的媒體材料的不同,所產生的疆界,在新時代中也成了了無意義的劃分。也就是,攝影的人只會傳統的攝影技術的操作、印刷的人只會傳統印刷製程的操作的話,早晚要被電子技術的洪流淹沒。可是我們卻很少聽說設計這一行業的藝術指導會被自動化操作的電子設備取代的。原因無它,設計的工作主要依靠的是人的「智慧判斷」,至少在成熟實用化的電子人工智慧系統出現之前,這類的專業是不會被取代的。
我們在稍前曾討論過,人類在自體與外界溝通時,主要依靠來自視覺的訊息。最有效傳遞視覺訊息的「影像」,在近兩百年來不論影像的生成技術、(為方便影像傳播而有的)影像轉換技術、影像大量傳播的技術與媒體不斷的被發明、而且成熟發展之後,由影像擔負人類資訊傳輸的主要任務而生的:「影像文明」,事實上不僅已經主宰了現代人生活的內容,更影響了新一代新新人類的思考模式。在這裡,電子扮演了「粉碎傳統影像傳播媒體藩籬」的角色。
發行不一定要靠紙張、
照片可以加上梵谷的筆觸、
記者到電話亭「寄」剛才拍到的影像回報社、傳送照片不必上郵局、
畫畫、設計不在紙張上、
巨幅的照片不在相紙上、
攝影人在家裡就可以印刷照片、
看電影不必上街、
在家就可以到巴黎羅浮宮看蒙娜麗莎、
如此,由傳統的技術與媒體材料所構築的文明的「格式」,在電子時代中已經完全無法適用。二十一世紀電子時代的影像文明,似乎正在以等著我們去適應的,全新「格式」上構築它不可預知的未來。
其實這樣的教訓,正讓我們重新再次認知,以養成業界專業高級人才為目標的大學教育課程,不論在什麼時代都應該讓學生了解,在長期經營的事業上,依賴既定的物質材料或既定模式的技術,是很容易讓自己落入不合時宜窠巢的。但是,只要從事物本質的方向思考,我們也不難發現,即使再新的電子媒體傳輸技術出現,終歸它都是要為人所用、它都是人將不同形式的資訊轉換成,人在以視覺為主的認知方式可以有效認知的內容、將之大量複製、以最快的速度效率,讓更多更廣泛的人都接受到訊息。也就是,不論這些電子科技可能在未來發展出什麼樣的新事物,它終究仍然離不開以下五個本質。
人的本質
視覺認知的本質
複製(訊息轉換)的本質
傳播的本質
電子科技的本質
衡諸於此,個人認為二十一世紀的印刷高等教育體系中,應該優先訓練的,不外是同時平衡具備下列三種素養的專業人才。
高素質視覺讀寫能力 Visual literacy、影像判斷力優秀的人才
對人類、區域社會傳播需求有清楚了解的人才
跨媒材傳播系統的統合運用與開發的人才
這三種素養的訓練,筆者認為可以從下面六種方向下手:
視覺讀寫能力、影像判斷力
人的本質
視覺認知的本質
複製(訊息轉換)的本質
傳播的本質
電子科技的本質
六、攝影教育應該如何因應電子時代的印刷教育?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清楚的知道,即使在電子時代來臨之前,只將攝影定義為光學影像的取得、光化學影像轉換技術的學習的傳統攝影教育,是早已不合時宜了。
理解人類視覺生心理機制的視覺心理學課程,分析、歸納人類影像史中既成的視覺語言系統與影像符號體系、豐富視覺美學經驗、熟練影像特殊美學的影像表現、影像美學、黑白暗房、視覺傳播等課程,本來就應該與光學影像的取得、光化學影像轉換技術相關的攝影學、攝影實習、黑白暗房、感度測定學等課程,在理想的攝影教育中被平衡看待。
即便是在電子高科技時代中,因為影像的電子化可以使得影像在傳播的過程中產生各種全新的可能性,但是在怎麼電子化的影像仍然需要化學或光學的媒介將之有形化。因此傳統攝影教育中,光學影像與化學影像之間轉換關係的技術與視覺美學的理論基礎與影像價值判斷的視覺經驗本身,仍然是極為重要的。因此視覺心理、視覺表現、視覺讀寫能力、影像判斷力、影像美感經驗的培養,便是攝影教育在電子時代印刷教育中,最應責無傍待負起責任的部份。
結論
不論從電子時代「疆界消失」的角度來看,或是從全人教育的角度來看,以技術本位、材料過大視、人力操作密集定義攝影的傳統攝影教育,早已無法解決攝影人在攝影人生中各階段所遇不同層次的,或影像傳播生態體系中印刷、設計、攝影、廣告、媒體各業者間叢生不斷的問題。本文試圖從底部的攝影的本質性角度、以及從頂部俯瞰的攝影的結構性的兩種角度思考,向電子時代的影像文明機制所需求的高等印刷教育,也為仍然缺乏攝影或影像專業科系的台灣的大學體系教育,提出筆者個人認為關照層比較完全、理想的攝影教育應有的面貌,就教各位先進。
本文發表:1996 年於台北舉行之【兩岸三地印刷傳播高等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印刷傳播系編印。
參考文獻:
雖然目前台北世界新聞學院的平面傳播學系設有攝影組,但是仍然並非獨立的學系。
Photography and Society, Gisele Freund, Godine, 1980, p3
世界的寫真史, Helmut Gernsheim, 伊藤逸平譯, 美術出版社 1972, p22
寫真 130 年史, 田中雅夫著, 達維社 1972, p149
同註2, p35
又說︰「簡言之各路未發跡的二流才子都轉向這一新型手段,可能會使他們的日子過得較舒坦一些。」, 同註2
寫真的藝術;接觸、影響、成果, Otto Stelzer, Film Art 社 1974, p149
William M. Ivins, Jr., Prints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Harvard, 1984, 白石和也譯, 晶文社 1984, p129
Vision, Composition and Photography, Ernst A. Weber,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1980, p6
同註4﹐p81
同註8﹐p190
同註4﹐p83
同註4﹐p140
印刷工業概論, 羅福林.李興才,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991, p66
台灣攝影簡史, 視丘攝影文集, 吳嘉寶, 視丘, 1995
應用攝影學, 周齊祁, 聯勤測量學校, 1965
攝影學, 美術印刷技術叢書, 錢義編, 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
Dean of the College of Garphic Arts and Photography at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 中國攝影出版社翻譯出版, 1986
Basic Photography, M. J. Langford, Focal press, 1977
Micro Image Evaluation, Basic photographic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Leslie Stroebel / John Compton / Ira Current / Richard Zakia, Focal Press, 1990, p257
Photography:Its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C. B. Neblette, 1962, p323
同註2, p23
Copyright © Wu Jiabao.
著作權為吳嘉寶所有,任何形式的複製,均應事前徵得作者的書面同意。